村网通总站 双马村 263282.nync.com 欢迎您!
暖意让我们更加靠近
遇见·李贻华 李贻华,马坝镇双马村乡村医生,1980年参加工作,现兼职双马村西窑组、林业组两组组长。曾多次获“先进工作者”、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等称号;2003年,李贻华获国家级“东方之子”专栏颁发的荣誉证书。 村民生病时渴望的眼神,病好后开心的表情支撑着他走过漫长的三十多年行医之路。群众离不开他们心目中的李大夫,而他也舍不得放下他心中的这份信念与坚持。 02 1980年,18岁的李贻华高中毕业后回到生产队,因小队一名妇人生产,不懂医学的家人未及时送去就医,最后在就医的路上不幸去世。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他,他发誓要当一名医生,服务村民。当时他借了很多医书自学,后又跟着老村医学医,受其指导,这才开启了他三十多年的村医生涯。 谈起当时的村卫生医疗室,其实只有一间十多平米茅草盖的简陋房子,一张三条腿的桌子靠墙才能站住,一条板凳留给患者坐,还有一个放西药的架子和下村给病人看病用的药箱,条件十分艰苦。起初,李贻华就在这样的小屋里给老村医打下手,为村里乡亲们治疗。 后来,老村医离退,李贻华就一个人支撑着村医疗室,但是面对乡亲们多样的病症,他觉得自己掌握的医疗知识还不够。于是,他就白天给村民看病,晚上自学,积极争取学习培训的机会再深造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1983年,李贻华正式取得县卫生局颁发的行医证书,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乡村医生。 从村医疗室到村卫生室,再到今天并村联组后的村卫生服务站,李贻华见证着乡村医疗设施的不断完善,而他自己也经历着从村医助手到卫生室室长,再到服务站站长的蜕变。时间在变,但他的工作一直未变,还是接诊看病,年复一年,日复一日,李贻华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变成了花白头发年近六十的人。一直以来,村民都亲切的叫他李医生,而他也喜欢这个称呼,他觉得这个称呼不光有乡亲们的尊敬更有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。 03 近年来,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到外面打工,留守儿童和老人增多,他们生病了,有的无法到服务站就诊,但只要有人代信,或者一个电话,不管白天深夜、寒冬酷暑、路途远近,李贻华都会骑上车上门服务。遇到无法治疗的病人,他就帮忙打电话联系车辆和医院,直到护送病人安全就诊,他才悄然离开。 在他从医几十年里,有几本记事本,一本是记着乡亲们看病他不确诊的病情;一本记着就诊的高血压病人;还有一本是经过大医院确诊后的慢性病人;再有就是病人来看病忘了带钱甚至是没有钱来看病的小帐本,但无论有钱没钱,他都是一样对待,认真的给他们看病治疗;现在又多了一本来就诊病人的电话通讯录。对于这几个记事本用途,李贻华是这样想的,不确诊记录经回访有利于下次遇到同样的病人能合理诊治,提高自身的水平。而高血压病人多数年龄较大,他可以下村给病人看病或是抽空带上血压计给这类人员义务量血压,并指导他们按时按量服药。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慢性病人增多,例如:三高人群,颈椎病人,还有一些大医院治疗后回家康复人群等等。针对这些人他都会定期上门为病人进行康复指导,提醒他们定期检查。还有一本是就诊欠账的病人,农村人没有那么多余钱,有的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的,有的是家庭经济困难的病人,一欠就是上百元,这个对于一个千元工资的乡村医生来说十个人一欠就是一个月工资,但是他从不催要,甚至有的旧账都二十多年了。另外一本通讯录,是他用来对曾经就诊的病人进行回访调查用的。 04 随着社会的发展,老百姓都参加了合作医疗,可以现场报销,赊账和欠账的情况也少了许多,但对于家庭困难的他就免掉处方费和出诊费。李贻华的生活并不宽裕,有时还要帮助妻子种几亩地来贴补家用,但他一直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。 一起读高中的同学,有的经商挣了大钱,在城里有房有车,前几年同学聚会有的劝他放弃村医工作跟他们干,李贻华都没有动摇过,他还是背着药箱一如既往地给乡亲们看病。他说乡亲们需要我,我也喜爱这份工作,就这样我过得很充实,并且作为一名党员,为人民服务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。 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,李贻华说:“我虽不能悬壶济世,但是我能为一方百姓祛除病痛;虽然我过得清贫一些,但我活的很开心;虽然我年近六十,但我还要不断提高医术水平,为一方百姓健康护航。如果身体允许,我还我愿为他们再服务20年;如果自身经济条件允许,我还会继续为病人义诊赠药。” 供稿:双马村 编辑:王 曦 审核:黄培林 小编有话说 2019/2/19 积小善为大善,积小德为大德。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,李贻华在村医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,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,他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村医,却是双马村村民健康的“守护使者”!